來源:證券日報
如果去年央行放寬利率浮動區間僅僅是一個利率市場化啟動的序曲,那么2013年進入正劇的節奏已然非常明確。從事事操持到漸次放手,央媽正在開始向“辣媽”的方向轉變。
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除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執行外,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改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同時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但此后,銀行下調貸款利率的情況卻并未出現。“即便如此,短期內貸款利率也難有下探空間。”業內人士分析,多數銀行的信貸資金成本都要超過4.2%,央行的基準利率是6%,一些優質的企業如果采用債券融資,融資成本也在基準利率的0.6倍,銀行貸款一般不會低于這一水平。
然而這一舉措對于金融業的長期發展,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分析認為,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
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簡稱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一年期報價5.71%。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隨即發出消息稱,當日分別簽訂了以LPR定價的首單貸款協議,合同金額共計5.75億元。
貸款基礎利率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央行稱,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作為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強化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促進定價基準由中央銀行確定向市場決定的平穩過渡;有利于提高金融機構信貸產品定價效率和透明度,增強自主定價能力;有利于減少非理性定價行為,維護信貸市場公平有序的定價秩序;有利于完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機制,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制度基礎。
10月28日,也就是LPR運行的第二個交易日,LPR較首個交易日上漲1個BP,此后一段時間一直維持在5.72%的水平,直至11月19日,又上漲1個BP,報價5.73%,這種趨勢也一直延至記者發稿。
專家分析,首批報價行共9家,初期大行報價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未來一旦擴容,參與進來的銀行增多,就會使報價更加公平和可觀。
12月8日晚,央行發布《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并自12月9日開始實施,意味著中國利率市場化再向前推進一步。
根據《辦法》,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發行價格等以市場化方式確定。投資和交易主體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存款類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
這一辦法的出臺為銀行提供了更為穩定的負債工具,也在短期之內略微推高貨幣市場利率。“但隨著其持續滾動發行,商業銀行能夠獲得更長期限的穩定負債,最終會有利于貨幣市場利率更平穩、貨幣市場利率曲線的期限結構將更為合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指出。
中金公司報告認為,在試點初期,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并沒有很強的動力把同業存單的規模擴充到很大。如果試點拓寬到其余的股份制銀行和中小地方商業銀行,則同業存款的發展速度可能會很快。
盡管如此,雖然中小銀行對大額轉讓存單的需求更為迫切,但也難以單純通過這種工具緩解資金壓力。 |